当前位置:首页 > 自动驾驶 > 正文

自动驾驶产业链

简述信息一览:

欧菲光:布局VR/AR及智能驾驶等新业务

VR/AR、安防等新业务,使之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动力。随着VR/AR以及智能 汽车 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放量,欧菲光有望凭借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、市场等方面的领先优势,以及深入的整体布局和产业链延伸,实现新的突破和增长。

欧菲光公司的业务为智能手机、智能汽车及新领域业务,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学影像模组、光学镜头、微电子及智能汽车相关产品等。公司业务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及智能VR/AR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。2022年7月,入选2022年《财富》中国500强榜单,排名第494位。

 自动驾驶产业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同时,欧菲光还在VR/AR、智能门锁等新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,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增长点。总的来说,欧菲光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广泛的市场布局,在光学光电行业中确立了龙头地位。无论是在智能手机、智能汽车还是新领域业务中,欧菲光都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欧菲光于2002年成立,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。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手机、智能 汽车 及新领域业务。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包括光学影像模组、光学镜头、微电子及智能 汽车 相关产品等,广泛应用于以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及智能VR/AR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和智能 汽车 领域。

未感科技突破长距离激光雷达探测难题

“如果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规格达到500米,那么在低能见度天气下,仍可以保持200米以上的探测能力。”北京未感 科技 CEO严伟振在受访时说,而高速无人卡车制动距离远,如果激光雷达感知距离达到500米至1000米,不仅安全性更高,也将降低卡车的油耗。

 自动驾驶产业链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而一径 科技 则是推出了长距+中短距+盲区的全套MEMS激光雷达解决方案,包括面向短距应用的大视场角MEMS激光雷达,以及基于1550nm光纤激光器的前向长距MEMS激光雷达。 不可否认,激光雷达大规模应用还需要显著降低成本、提高产品寿命,并且需要突破更高的探测距离(超过250m,甚至是300-400m)、超高扫描线束等技术瓶颈。

激光雷达本身并不是一项新技术,早在1917年爱因斯坦就提出了激光的理论基础,之后在1960年美国加州休斯实验室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的制造,从此之后激光就开始进入到各个领域。

“其他车企无法在视觉算法及芯片方面与特斯拉匹敌,后者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, 但特斯拉在激光雷达领域并未进行过提前布局,特斯拉在该领域并无优势。 ” 鲍君威认为。崇尚第一性原理的马斯克,一直认为激光雷达是个累赘。

在国内智能电动车上,本土激光雷达公司已陆续登场,蔚来ET7上已经搭载了图达通,小鹏也选用了livox激光雷达,而广汽埃安搭载RoboSense(速腾聚创)第二代智能固态激光雷达。 据资料,目前国产雷达企业应该有二三十家,如速腾聚创、禾赛 科技 、北科天绘、镭神智能等,还有大疆、华为等电子硬件巨头及传统 汽车 零部件巨头。

禾赛科技CEO:李一帆 速腾聚创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:邱纯潮 亮道智能CEO:剧学铭 图达通Innovusion CEO及联合创始人:鲍君威 万集科技董事长:翟军 禾赛科技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(激光雷达)制造商。2014年成立于上海,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。

外商统治、国牌崛起,谁将主导车载传感器的千亿市场?

而在毫米波雷达领域,由于软硬件关键技术被外商垄断,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主要由博世、法雷奥、海拉、大陆、德尔福、电装等国际巨头厂商主导。据中国高科技行业综合门户OFweek统计,2018年全球毫米波雷达市场出货量前三的企业为博世、大陆和海拉,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%、16%和12%。

关于yole自动驾驶行业深度,以及自动驾驶产业链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