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自动驾驶 > 正文

华为自动驾驶经济效益

简述信息一览:

华为“上车”记:车企缘何追捧?

长安证券将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分为三个层面:生态层面,嫁接华为生态的 Hicar,这个层面华为基于鸿蒙 OS 和应用框架实现手机和汽车连接,搭载与 AI 引擎结合的前装产品 HMS for Car,和鸿蒙 OS 0 系统的硬件产品车载智慧屏。增量部件层面,华为通过其在零部件方面的成本优势可以切入硬件方面的供应。

华为加持:华为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,其在通信、智能设备等领域的影响力巨大。华为问界M8作为华为与车企合作的产物,自然吸引了大量华为粉丝和消费者的关注。品质保证:华为在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,消费者对于华为问界M8的品质和技术水平抱有高度期待。

华为自动驾驶经济效益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我们已经看到,华为不仅提供 汽车 核心零部件,还提供一整套的系统解决方案,再基于华为自身的技术能力,不少车企想必会更加倾向于和华为合作。 此前,华为已经表示,除了和北汽合作开发 汽车 ,其还与长安、广汽深度开发了子品牌的 汽车 。

华为发布96线激光雷达,年产10万套/线,自动驾驶的春天来了么?

华为激光雷达项目起步于2016年,历经4年多的调研、场景分析、明确需求、设计开发、车规级验证,一款尚未命名的96线激光雷达被推到了生产线上,现已按照年产10万套/线推进中。

月 21 日,华为首次发布旗下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,包括由华为设计、开发了 96 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,可以实现城区行人车辆检测覆盖,并兼具高速车辆检测能力,更符合中国复杂路况下的场景。据悉华为已快速建立了第一条车规级激光雷达的第一条 Pilot 产线。

华为自动驾驶经济效益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激光雷达的春天似乎即将到来,但自动驾驶的春天仍需时日。我们应该理性看待激光雷达的作用,而不是过分期待。对于车企来说,应该将激光雷达作为提升自动驾驶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一种手段,而不是唯一的依靠。

据消息人士透露,华为此次官宣的激光雷达正是同一天曝光的ARCFOX极狐HBT所量产搭载的96线中长距激光雷达产品。伴随华为车规级激光雷达的亮相,搭载华为3颗激光雷达的极狐HBT也成为了智能电动量产第一车,该车型将于明年发布。

华为汽车“暗局”:4000人在激浪前行?

业内对于华为造车存有猜测,华为的态度是“华为本身不造车,但可以帮助车企造车”。未来,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,汽车全生命周期价值被不断放大,华为从一辆车上可获得的价值必然会成倍增加。

自动驾驶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加速落地

自动驾驶技术在制造业物流领域确实正在加速落地。具体表现如下:技术先驱企业的推动: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先驱企业,已经推出了多种车型,并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,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。这些企业已经在快递、工厂、社区等多个场景实现了商业化运营。

年 12 月,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,决策层强调,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,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,加快 5G 商用步伐,加强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,加大城际交通、物流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,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,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。

小蛮驴结合了阿里达摩院的自动驾驶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核心技术模块。其依赖的计算机视觉、5G、末端配速、自动驾驶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已接近大规模成熟应用。业内人士认为,自动化移动机器人有望在5-10年内,对相关领域现有工具和方案进行大规模替代。

简言之,小蛮驴结合了阿里达摩院的自动驾驶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、云计算等各大类核心技术模块。其依赖的计算机视觉、5G、末端配速、自动驾驶、机器学习等技术,更已接近大规模成熟应用。

关于华为自动驾驶经济效益,以及华为自动驾驶产业链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